2.面包板
一、功能以及原理
1.1 介绍
面包板是一种无需焊接的电路实验板,用于快速搭建和测试电子电路。面包板相当于插座。在使用较少数量的外接模块时,若控制器端连接位置够用,则可以直接连接到控制器,不需要面包板;若控制器端口不足需要使用到面包板。它的表面是打孔的塑料,底部有金属条,电子元器件按照一定规则插上即可使用无需焊接。
1.2 作用
- 免焊接:通过插拔方式连接元件,方便调试和修改。
- 可重复使用:元件和导线可随时更换,适合原型设计。
- 结构清晰:通过内部金属条实现横向或纵向的电气连接。
二、内部结构与电路搭建
2.1 规格
面包板有不同的大小和规格,如 170 孔(3547mm),400 孔(8555mm),800 孔(165*55mm)等。每块面包板的四边都有凸起和凹槽,使同一大小规格的面包板可以进行拼接,可用空间变大。
2.2 400 孔面包板内部结构
2.2.1 电源轨
面包板的两边拥有 2 组 4 条横向相连的插孔,这 2 组我们称之为电源轨,一般是作为电源引入的通路。上方第二行标有“+”的一列有 5 组插孔,每组 5 个(内部 5 个孔连通),均为正极。上方第一行标有“-”的一列有 5 组插孔,每组 5 个(内部 5 个孔连通),均为接地。面包板下方第一行与第二行结构同上。如需用到整个面包板,通常将“+”与“+”用导线连接起来,“-”与“-”用导线连接起来。
2.2.2 接线轨
连接孔分为上下两部分,是我们的主工作区,用来插接原件和跳线。在同一列中的 5 个插孔(即 a-b-c-d-e,f-g-h-i-j)是互相连通的;列和列(即 1-30)之间以及凹槽上下部分(即 e-f)是不连通的。
2.2.3 凹槽
面包板上下两部分是断开的,在面包板的中间有一个长长的凹槽,上下两部分凹槽中间距离为 7.26mm,刚好插入标准窄体的 DIP 引脚集成电路(芯片)。
由于集成电路引脚很多,一般不易取下来。如果暴力拔出很容易弄弯引脚,甚至折断引脚,这个凹槽刚好可以用镊子之类东西伸到集成电路下面,方便取出集成电路
2.3 电路搭建
2.3.1 串连电路
2.3.2 并联电路
三、代码控制(如何使用文本代码或图形化代码控制)
以使用面包板连接电阻来点亮一盏 LED 灯为例
3.1 文本代码
const int ledPin = 9; // LED连接至数字引脚9
void setup() {
pinMode(ledPin, OUTPUT); // 设置引脚为输出模式
}
void loop() {
digitalWrite(ledPin, HIGH); // 点亮LED
delay(1000); // 保持1秒
digitalWrite(ledPin, LOW); // 关闭LED
delay(1000); // 保持1秒
}
3.2 图形化代码
